一、應急部擬提高生產重大隱患吹哨人獎勵,吹哨人制度呼之欲出
今年應該是我們國家提吹哨人最多的一年,前兩天應急管理部擬提高獎勵標準,對生產經營單位的重大事故隱患、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進行舉報的“吹哨人”。
當然獎勵并非是所有的重點,獎勵只是對吹哨人的積極性調動,而更多的重點是對吹哨人的保護,即不得打擊報復舉報人。
而實際上早在去年,從中央層面就已經提及吹哨人的重要性,并且首提吹哨人制度的建立,這象征著我們的社會在高速發展中必須對絕對安全絕對需求。
即2019 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吹哨人”。
內部舉報人等制度,對舉報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風險隱患的有功人員予以重獎和嚴格保護。
2018年時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也表示:“內部舉報人制度對于彌補政府監管盲區具有重要的作用,國外就有’吹哨人’法案。”
相信我們經過此疫情,已經完全認知到吹哨人制度更多層面對我們國家和社會重要性,相信應急部也是在更廣角度下對吹哨人再度重視與重提獎勵與保護。
二、風險來臨之前,那些發出預警的人都值得我們尊敬
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我們現在應該更多的已經了解到了,吹哨人是企業的護身符。
是那些對風險提出預警的人,他們在災難發生之間,憑借其專業、經驗,敏銳嗅出風險即將來臨,發出警報。
那么打擊吹哨人,或者對吹哨人提出的異議采取漠視的態度,這都將導致一個企業處于危境,所以善待吹哨人不僅僅是要國家提出制度,還要社會形成共識。
在紙白君寫這篇文字前一天,恰巧與鳴雷帶壓密封科技的董事長余鳴雷一起吃飯聊天,在談到應急部對吹哨人加大獎勵和保護時,紙白君順便進行了采訪。
余鳴雷認為:“我們社會發展節奏太快,以至于很多時候我們不敢停下腳步,哪怕企業出現了問題,也要帶著問題硬著頭皮繼續奔跑下去,這很危險。”
三、鳴雷科技董事長說:我們的社會發展太快。我們可能陷入兩種被動
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余鳴雷給出的解釋是:“我們這么多年倡導埋頭苦干,倡導經濟發展,倡導向發達國家靠近,所有企業和人們都為此奔波。”
余鳴雷接著說:“當我們所有企業和人們都處于一種目標性奔波時,就需要有人看到問題的存在,即你剛談到的吹哨人制度,以及對吹哨人獎勵保護。”
紙白君能理解他的意思,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可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的存在,但是我們可能無暇去就此進行長效機制的建立,因為奔跑速度過快。
其實從我們評論人的角度來看,社會的發展應該可以慢一些腳步以解決問題,但對其他層面的人來說,他們可能認為,一旦緩下腳步,可能出現的問題更多。
所以我們陷入了兩種被動,即被動的高速發展與被動的審視問題,而今年我們全國被迫停下幾個月腳步,讓這兩種被動都成了現實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即如何保持高速發展?又同時保持問題時刻能得到解決?吹哨人制度就開始呈現出它獨特且不可缺少的重要性。
四、吹哨人是企業的護身符,那么吹哨企業是什么呢?
而余鳴雷則對紙白君談到了另一個問題,即吹哨企業的重要性。紙白君對他提出這個概念是有點摸不清頭腦的。
他解釋說:“吹哨人還只是個人的力量,企業需要,社會需要,國家也需要,但我們的社會也要注意到,那些立足于解決企業安全問題的企業重要性。”
即有些企業的存在,就是為了解決很多行業里的企業所會發生的安全問題,如何幫它們發現問題,如何幫它們解決問題,如何幫它們解決問題還降低成本。
余鳴雷認為,對有些化工企業的管道泄漏,想堵沒辦法堵,是天災,有辦法堵卻不重視,是人禍!吹哨企業所附帶的為企業和社會吹哨責任即在這里體現。
所以吹哨人個人的力量是需要的,但畢竟還顯得單薄,即便有國家開始進行制度性保護和獎勵,而吹哨企業的力量則會相對雄厚且立足更高。
紙白君對余鳴雷談到的吹哨人企業還是挺感興趣的,希望他能舉一個案例,他則回答說:“雖然有自夸之嫌,但我們的企業確實屬于吹哨企業的范疇。”
他舉了個例子,即前些年他赴山東省危險化學品魯西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對消防官兵進行堵漏方面技術培訓。
他表示:“像這類危險化學品企業,僅僅依靠吹哨人是無法完全彌補對生產安全的捍衛,而這類企業一旦出現泄漏所導致重大生產災難也是無可彌補的。”
紙白君在聽完他的表述,更為擔憂的則是,這些年來我們社會不少類似企業都發生了重大安全事故,對周邊群眾的當時危害和后續危害的擔憂。
五、吹哨企業如何盡己所能地捍衛我們社會和民眾安全?
談到這個擔憂時,余鳴雷則談到了去年某鋼鐵廠三通泄漏的案例,介質為氨水和焦油的貧液、壓力12公斤、溫度80攝氏度。
而“鳴雷捷卡”免注膠夾具針對該企業此次大尺寸的管道泄漏事件,在現場進行了快捷、有效、免注膠封堵,讓該企業環保設備避免一次非正常停車。
可謂既安全有了保證,又凈化了藍天,也為該企業減少了巨大經濟損失,獲得了該企業現場負責人極大的認可。
余鳴雷說:“我們企業做到了最大程度節省施工人力和施工材料成本,減少企業原材料損失,避免更大的安全隱患。這就是我說的吹哨企業的重要性。”
紙白君聽完表示:“這不過也是社會分工的一部分,很難談得上是吹哨人企業吧?再說了這類的企業應該也很多吧?”
余鳴雷則回復說:“我們是為特定企業、部門設計制作堵漏夾具和專用工具,而且是負責對相關企業培訓,為他們提供掌握帶壓堵漏工程必需的技術。”
“換句話說,不僅僅是為這些企業解決安全問題,還要為這些企業培養吹哨人,我們的企業是算吹哨企業的,同時我們也具有很強的研發能力。”
六、吹哨企業更注重于與時俱進,時刻保持緊跟時代的研發能力
在談到研發能力時,他出示了十余項已獲得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他表示,他在研發上是毫無保留的,并且是盡自己最大財力去做的。
據余鳴雷介紹,他前后研發就花費上千萬的資金,現在研究出來的技術已經沖破多處行業壁壘,讓近百年停滯不前的技術得到長足發展。
紙白君問:“像現在的很多企業,多的是安于用現在的技術,而更趨向于最大資本去做市場營銷,你為什么還要花大價錢去研發新產品?”
他說了一段讓紙白君思考很久的話,他說:“如果吹哨人是企業的護身符,那么我們這些吹哨人企業,就是社會的附身符,也是老百姓們的護身符。”
他進一步表示:“如果我們只守著舊技術去過活不僅是沒有追求,也是對相關企業的不負責和對老百姓們生命的漠視,緊跟時代和降低成本很重要。”
為什么能引起紙白君的思考呢?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的企業更在乎的是利益,我們普通人也更在乎的是利益。
所以真正能將社會的安全作為己任的不多,而余鳴雷多年如一日地用他的行動和腳踏實地鉆研于研究,為我們社會的中國夢實現添磚加瓦。
其實我們談吹哨人制度,更多的是在談我們社會的安全,我們國家的安全,我們需要吹哨人正如同我們需要我們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環境,都能彼此守護。
落筆之際,紙白君希望本篇能帶給我們的相關部門,我們的企業,我們每個普通人,多一些對我們社會的思考,在六月生產安全月,在我們中國重新出發時。
2020—6—7落筆于墨辯閣
咨詢熱線
微信掃一掃